首页 > 株洲

建党节,追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建政往事

株洲 06-21

 建党节,追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建政往事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纪念日。

  从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宣告党的成立,到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非凡成就,中国共产党在重重险阻中走过无数关键的历史节点。

  对于株洲人民而言,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只是一个寻常的红色旅游景点,而对历经险阻的中国共产党而言,这里,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节点。正是在这里,中国第一个地方红色政权庄严成立,几千年来,中国劳苦大众第一次以胜利者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政府。

  回望历史,罗霄山脉依然连绵伸向远方。我们带着无数的疑问,又走进了这片热血的土地——茶陵。

  茶陵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源头

  茶陵,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麓,古因陵谷多生茶茗而称“茶乡”,后因“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茶陵。”茶陵是湘赣粤交通线上的要津,有“三路襟喉”之称,历来为“军重控扼”之地,是湖南的东大门。

  茶陵工农兵政府旧址所在地,此前是古州衙所在地。在正厅,悬挂着马克思、列宁的画像与锤头镰刀的旗帜,两边排列着长枪、梭镖等“武器”,穿梭其间,历史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当时工农兵政府打破了旧机制,成立了财政部、青工部、妇女部、民政部4个部门,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民主选举制,同时在县、区、乡设立了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将县、区、乡各级工农兵政府作为工农兵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这一模式后来成为井冈山根据地、中央苏区乃至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所遵循的一个普遍原则,这也就是后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初的政权组织形式实践源流。茶陵,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和国建政之源。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成立,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全国革命斗争的一面旗帜,是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红色政权理论重大实践,是中国红色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一个起点。

  第一个红色政权县的建立,毛泽东为什么选择了茶陵?这里有必要对当时茶陵的历史背景做一下简单介绍。

  1927,白色恐怖下的茶陵

  1924年,国民党一大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国共第一次合作,主张平均地权,反对“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1926年7月,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全国农民运动蓬勃发展起来了。

  在此背景下,长期受压迫与奴役的茶陵人民开始觉悟了,全县80%的区乡成立了农民协会,开展了减租减息、退押抽田等斗争。同时,成立了农民自卫军,用于对付地主武装团防局。茶陵农民自卫军拥有枪支300支,是井冈山边界县枪支数量与人数最多的一支农民武装。至1927年4月,茶陵全县28万人,竟有25万人加入了农民协会,农民协会在经济上、政治上对地主豪绅实行制裁,动摇了地主阶级的根基。

  但这样的状况只是昙花一现,仅仅几个月时间,茶陵人民被再次打入“谷底。”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公然背叛革命,在上海发动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紧接着,5月21日,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湖南省农民协会、总工会等组织悉遭捣毁,数百名共产党员与革命群众遭到杀害。

  茶陵人民的噩梦也由此开始,6月初开始,驻防湘东的国民党35军何健及其鹰犬罗定,在茶陵开始了血腥捕杀。成百上千的农运骨干与革命群众被赶、被捕、被杀。受到农运打击的豪绅地主此刻也摇身一变,恢复了原形,地主武装与国民党军相互配合,对革命群众进行反攻倒算。

  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被镇压,广大工农群众再次沦为被统治被奴役的对象,茶陵人民陷入了极大的苦闷之中。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余部700余人在江西永新实行“三湾改编”后,1927年10月7日进驻宁冈,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仅仅半个月后,毛泽东决定向“白色恐怖”的局面发出挑战,这一次,他选择了斗争最为惨烈的茶陵。

  10月21日上午,前委委员、团党代表宛希先率部经安仁攻打茶陵。

  “宛希先是毛泽东最信任的优秀党员,足智多谋,他派一个班在攸县和酃县交叉路口警戒,自己率部化装成国民党,从西门大摇大摆进城,守城的县警察以为遇上了国民党的‘正规军’,还向他们举手致敬。”尹烈承30年多来一直从事茶陵党史的研究工作,他介绍说,此次攻打茶陵,主要目的是为了营救80余名在押待毙的农运骨干,挽救革命火种,同时震慑敌人,扩大政治影响,鼓舞革命群众。

  宛希先率部进城后,出其不意下了警察枪械,工农革命军砸开监狱救出了李炳荣等农运骨干。县署官吏、地主豪绅闻讯惊慌失措,望风而逃。

  “一打茶陵”后,宛希先率部当天就撤出茶陵城。回到井冈山后,宛希先向毛泽东汇报了攻打茶陵的情况,同时对茶陵人民不屈的革命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也让毛泽东对茶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萌发了“经营茶陵”的思想。

  茶陵、永新是井冈六县中的大县,人口多,地域广,经济实力强,而这两县中,又以茶陵为最。茶陵70%的土地在地主手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群众向往革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茶陵地方游击队长期活跃在茶陵、安仁、酃县交界一带的潭湾山区,是一支坚定的革命力量;此外,经过农民运动的洗礼,茶陵人民政治觉悟高,牺牲精神强。这些因素,是毛泽东决定在茶陵首先建立地方红色政权的原因。

  后来,受湖南省委委派去井冈山了解情况的杜修经在《给中共湖南省委的报告》中写道:“同时向茶陵、永新发展,可以影响两省并两省上游,此地为大本营的意见,毛泽东同志早就有了。”

  “一打茶陵”后不到一个月时间,毛泽东决定再次攻打茶陵,以便长期经营。11月18日,团长陈皓、党代表宛希先率部从宁冈大陇到达茶陵县城。县城守卫空虚,无敌正规军,仅有湘东清乡团罗定的部队。在茶陵游击队的协助下,革命军所向披靡,敌人望风而逃。

  茶陵城是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之后占领的第一座县城,毛泽东“经营茶陵”的思想,实现了第一步。

  老百姓质疑:这是我们的部队吗?

  让老百姓没有想到的是,陈皓进城后,沿袭的依然是国民党那套搞法,不仅照旧纳税完粮,还帮助地主豪绅欺压百姓。陈皓等凭借手中军政大权,吃喝嫖赌,大肆敛财。老百姓质疑:这是我们自己人的部队吗?

  参与攻打茶陵的工农革命军是秋收起义的主力部队,经三湾改编后,原来的一个师缩编成了一个团(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也就是说,这个团是毛泽东的“全部家当”,而这个团的绝大部分兵力,现在就在茶陵县城由陈皓掌控。

  团长陈皓、副团长韩昌建、参谋长徐庶、一营营长黄子吉,这4名军事要职人员均是黄埔军校出身。而实际上,他们对毛泽东“官兵平等”的军事民主制度不屑一顾,反对将党支部建在连上,反感在山区打游击。攻进茶陵城后,迅速腐化堕落。所需经费不是发动群众打土豪筹款,而是向中小工商业者进行摊派,部队也不做御敌准备,每天停留在“三操两讲两点名”上。陈皓喜欢打麻将,每日吃“包餐”,由餐馆老板送到“府上。”

  陈皓的种种倒行逆施激起了民愤,也让党代表宛希先感觉到事态严重,他写信向毛泽东如实地反映了情况。毛泽东对陈皓的军阀主义作风进行了严厉批判。同时指示要保护好商店、邮局、学校、医院,保护好工商业者的经济利益,不能对其进行摊派,打土豪不能损害富农及一些小地主利益,以团结大多数。此外,毛泽东要求即刻成立工农兵政府,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民主选举制度。

  在艰难曲折中成立的红色政权

  1927年11月28日,工农革命军占领茶陵县城10天后,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在旧社会,政府是一级权利机关,决策都由“政府”单方面发布、施行。现在,政府成了“执行机关”,最高权利机关则是工农兵代表大会,由工农兵代表集体决策后,交给政府执行,人民群众可以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了。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成立,让生活在低层的劳苦大众看到了希望。茶陵籍将军曾敬凡在回忆录中写道:“那时,像我们这样贫困的农民家庭,又有什么想头和盼头啊! 直到一九二七年,毛泽东同志派红军攻占了茶陵县城,成立了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政府,我们家才有了出头之日。那时全县从城镇到乡村都沸腾了……”

  地主豪绅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工农兵政府成立半个月后,茶陵豪绅谭省吾纠集地主武装200多人前来攻城,被工农革命军、纠察队、赤卫队一举击溃。尔后又有几次骚扰,都无功而返。

  12月26日,蒋介石调集国民党第八军、第十三军,卵翼湘东几个县的挨户团,倾巢而出,分别从攸县、桂东方向扑向茶陵。工农革命军与茶陵游击队、赤卫队、纠察队进行了顽强抵抗,茶陵县城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为革命军烧水做饭,自发上前线抬担架,救伤员。尧水、腰陂、马江等地的革命群众也纷纷赶来助阵,战斗异常激烈。

  战斗从清晨打到晚上,因敌我力量悬殊,为保存实力,工农革命军决定撤出茶陵城。为掩护主力红军撤退,茶陵人民在周边山头阵前竖起红旗,燃放鞭炮麻痹敌人,主力红军则悄悄撒出了茶陵城。

  湖口挽澜,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肃反”

  湖口“稻田”会议 井冈山第一次公开的军民大会

  在湖口,除了毛泽东,还有一个人的名字妇孺皆知,那就是“陈皓。”虽然湖口挽澜事件过去了快一个世纪,但随意走进哪户农家,陈皓这个名字,都能随口而出。

  “陈皓啊,那是个大叛徒!”73岁的廖德发是湖口村人,湖口挽澜事件发生时,他还没有出生,这些事,是听他的叔爷爷讲的。

  “我小爷(叔爷)经常讲起这些事,尽是个劲,他就关在王其生屋里……”

  “陈皓被抓后,就关在我家后院。”王其生的二女儿王三妹证实,这件事也是她的母亲后来告诉她的。她说,没过多久,国民党部队从湘南那边杀回来,将她奶奶杀了,还烧毁了院子。

  湖口挽澜旧址就在湖口镇集市上一处民居旁,虽然已是一片废墟,但在村民的心中,这里一直是“神圣之地”,所以,左邻右舍自觉地保留了王其生的宅基地,丝毫无“越界”之意。据说,当时,王其生家是周边有名的大地主,但比较开明,由于这一事件,为红军提供了落脚场所,让村民觉得他也算一个“功臣。”

  第二天(1927年12月28日),毛泽东在湖口墟东则的一块稻田里主持召开了一次军民大会,这也是井冈山革命时期毛泽东第一次公开性的军民大会,会议内容除了批判陈皓,更着重向人民群众阐释了新生的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服务谁、打击谁的问题。

  对老百姓来说,这是破天荒的一件“新鲜事”。在茶陵百姓的概念里,陈皓是茶陵最大的“官”,大家正对这个“大官”充满质疑与不满的时候,突然一夜之间,就抓起来了。大家都很好奇,共产党的军队果真和国民党军不一样吗?

  就是在这次军民大会上,老百姓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见到毛泽东,他们朴素地称毛泽东为“毛司令”。老红军战士胡庚生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详细地记录了这次军民大会的“盛况”。当时,他仅有6岁,被父亲带去了现场。他这样写道:

  “突然,人们都安静下来了,大家都回过头去,望着村口,原来是几个红军陪着一个身材高大、步伐稳健的中年人走进坪里来了……他一来,就用温和的目光望了望大家,满面春风地向老乡问好,说红军路过这里惊动了大家,一下就把大家给逗乐了……”

  “他非常熟悉我们的情况,讲我们种地主的田要请保人、交押金、订条款、写佃字,过年要请春酒,过端午要送端午礼,过重阳要交重阳鸡……为什么地主豪绅肩不挑,手不提,一不种田,二不织布,却总是谷满仓,衣满箱,喝酒吃肉,穿绸着缎;穷人为什么一年累到头,一生忙到死,总是吃不饱,穿不暖?”

  毛泽东的讲话,给老百姓带来从没有过的震撼与思考,他用“我们”这个词说出了穷人要翻身,只有团结起来,建立自己的军队,成立自己的政府才是唯一出路。

  “忽然那个高大慈祥的人站了起来,走到我们身边来了,他见我父亲穿着那样褴褛,就问我父亲姓名,又问了我们家境,态度非常和蔼。”

  后来,毛泽东从身上脱下了棉袄送给胡庚生的父亲御寒,这次会面,在年幼的胡庚生心里扎下了根。三年后,胡庚生奉“父亲之命”参加了红军。

  这次军民大会的影响是空前的,从红色政权建立到坚决处理陈皓事件,老百姓才彻底真正认识了红军,相信了红军就是“自己的”军队,认识到新生的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是一支强大的力量,这一点至关重要。茶陵籍将军谭家述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我潜回茶陵时(指参加南昌起义失败后)悲观失望不想干革命了,听了毛委员这段话,觉得革命有奔头,在湖口就跟毛委员上井冈山了!”

  正是在这次大会上,群众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数百名群众纷纷报名参加红军,毛泽东选定了200多人,编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二营。其中25名茶陵籍的共和国将军中,很大一部分是从这里走上井冈山的。

  但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团长陈皓却已决定叛变投敌。在战斗发起前,为蒙蔽党代表宛希先,陈皓以“与敌绝一死战”为由,下令拆除了向东通往井冈山上的浮桥,部队被迫向南撤退,陈皓的目的,是要投奔驻湘南的国民党新编十三军方鼎英。

  陈皓本来革命意志淡泊,受到毛泽东批评后,更心生怨恨,便与几名“黄埔同仁”部下密谋叛变投敌。他指派副团长韩昌剑带着密信去湘南联络方鼎英,可戏剧性的是,韩昌剑到湘南寻方鼎英无果,转回宁冈落脚时,遇上了毛泽覃,惊慌之下事情败落,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大惊,不顾腿伤,带着一班战士匆忙下山堵截追赶。

  1927年12月27日,陈皓率部先于毛泽东到达茶陵南部的湖口。在这里,往东即到井冈山宁冈,往南是湘南桂东方向。是向东还是向南?以宛希先、陈韶、谭震林为首的党政干部与陈皓反生了激烈的争执。

  “宛希先坚持向东上井冈山,陈皓一伙坚决要向南,这样争论了好几个小时。茶陵游击队李炳荣也坚决反对部队往南,一怒之下,他带着20多名游击队员跑到东西岭打游击去了。”尹烈承介绍说,最后,陈皓以“违令者斩”为胁迫,下了宛希先的枪,并将他们绑了起来,强行将部队往南拉。

  部队缓慢向南移动,战士们也议论纷纷,不明白陈皓要将部队带到哪里。到达湖口南面的浣溪时,正好这时毛泽东也带队赶到了湖口,毛泽东派人追赶急令返回湖口宿营。

  “如果再晚十几分钟,也许,中国的红色历史可能会被重新改写,星星之火也有可能就此湮灭。”尹烈承感叹地说。

  而在湖口,老百姓说,还应当感谢湖口的狗肉。当时,宛希先为拖延时间,知道陈皓喜欢吃狗肉,特地安排老乡做了一顿狗肉,部队吃了中饭才走,为毛泽东赢得了时间。

  当天晚上,毛泽东在湖口召开了连以上干部参加的紧急会议,会上,宛希先、张子清揭露了陈皓一伙企图叛变投敌的阴谋,当即将陈皓、徐庶、黄子吉看押了起来(后在宁冈处决)。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湖口挽澜”,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党内、军内的肃反,它更大的意义在于:它向广大的劳苦大众表明了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是一支什么性质的军队,这支军队为谁服务的问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宁海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宁海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株洲在线-让世界了解宁海

株洲在线-今日株洲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Powered By 宁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